屬性:公辦 本科
全國
所在位置:
專題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院校詳情 )
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 屬性:公辦 本科 | 學校類別:綜合類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院校詳情 )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fā)協(xié)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y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醫(yī)生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全國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曾培養(yǎng)出厲綏之、施承志、束星北、李政道等杰出校友。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院校詳情 )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大學,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3個門類,設有7個學部、39個專業(yè)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直屬附屬醫(yī)院。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院校詳情 )
在126年的辦學歷程中,浙江大學始終秉承以“求是創(chuàng)新”為校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
* 大學志 * 招生事務 * 整理于教育部門相關網站 * ChinaSchool.com.cn *
屬性:公辦 本科 北京市
Ⅰ組: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類、力學類、生物科學類、歷史學類、考古學、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Ⅱ組:歷史學類、考古學、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醫(yī)學組:基礎醫(yī)學(八年制)
屬性:公辦 本科 北京市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分為:基礎理科學術類專業(yè)、基礎理科工程銜接類專業(yè)和基礎文科類專業(yè)。
基礎理科學術類專業(yè)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旨在選拔并培養(yǎng)在基礎理科領域有突出特長且有志于從事相關基礎研究的學生。
基礎理科工程銜接類專業(yè)包括:數理基礎科學、化學生物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旨在選拔并培養(yǎng)在基礎理科領域有特長,且有志于從事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研究的學生。
基礎文科類專業(yè)包括: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類、哲學類專業(yè),旨在選拔并培養(yǎng)在基礎文科領域有特長且有志于從事相關研究的學生。
屬性:公辦 本科 北京市
強基計劃招收專業(yè)為:生物科學、生物育種科學。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招收理工類考生;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化學。
屬性:公辦 本科 北京市
強基計劃招收專業(yè):文科組 - 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理科組 - 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
屬性:公辦 本科 北京市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歷史學、哲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專業(yè)、哲學專業(yè)面向北京、河北、江蘇、河南、湖北、陜西、遼寧、浙江、山東、湖南、四川開展招生;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專業(yè),具體學習方向為察合臺文,面向北京、內蒙古開展招生。
歷史學專業(yè),要求考生選考歷史科目;哲學專業(yè)、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專業(yè),不限制考生選考科目(“3+1+2”模式省份,招生計劃投放在歷史類)。
雙一流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工程力學、應用化學、生物工程,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化學”
“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智能裝備與系統(tǒng)、工程力學、復合材料與工程(航天材料)、飛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天材料)、核工程與核技術、數學類、應用物理學
雙一流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文史 - 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歷史學、哲學類,理工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類、化學類、生物科學類、基礎醫(yī)學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工程力學、海洋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生物技術
雙一流 985 211
1.同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強基計劃)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2.同濟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智能科學)(強基計劃)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3.同濟大學應用物理學(強基計劃)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4.同濟大學工程力學(強基計劃)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5.同濟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強基計劃)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6.同濟大學應用化學(強基計劃)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7.同濟大學生物技術(強基計劃)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
雙一流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醫(yī)學科學、工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
雙一流 985 211
理科組: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生物科學。文科組:哲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注:在實行“3+1+2”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文科組專業(yè)只投放首選歷史計劃。
雙一流大學 / 985 211
文科類:哲學,選考科目要求:無,(招生省份:北京、江蘇、安徽、山東)。理科類:數學類、物理學類、化學,選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學,(招生省份: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廣東、四川、陜西、湖北、湖南、重慶、江西、福建、貴州、甘肅、河北、遼寧、內蒙古、云南、青海)
雙一流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工程力學化學、生物工程、生物科學、生態(tài)學、生物育種科學、基礎醫(yī)學,選考科目(科類)要求:物理和化學(新疆、西藏為理工類)
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選考科目(科類)要求:不限(新疆、西藏為文史類)
雙一流 985 211
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包括:數學類(含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類(含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化學類(含化學)、生物科學類(含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力學類(含理論與應用力學)、核工程類(含核工程與核技術、工程物理)、地球物理學、量子信息科學。
雙一流 985 211
理工類(高考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醫(yī)學科學,文史類(高考改革省份選考科目要求:不限):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
雙一流 985 211
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海洋科學、海洋技術和生物科學專業(yè),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云南、陜西和甘肅等?。▍^(qū)、市)試點招生,在上述高考改革省份的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和化學(2門科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
雙一流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哲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yī)學、地球物理學。其中,哲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選考科目要求為歷史,其他專業(yè)的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和化學,具體分省招生計劃以學校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公布為準。
雙一流大學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設置如下: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yī)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哲學,具體分省分專業(yè)招生計劃以報名系統(tǒng)內公布為準。
雙一流大學 985 211
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招生省份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分省分專業(yè)招生計劃以中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系統(tǒng)公布為準,第二類考生招生計劃單列。
雙一流大學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設置如下: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yī)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哲學,具體分省分專業(yè)招生計劃以報名系統(tǒng)內公布為準。
雙一流大學 985 211
2025年強基計劃安排數學與應用數學(070101)專業(yè)和物理學(070201)專業(yè)招生。考生選考科目須包含物理和化學,考生入校后均以英語為公共外語教學內容安排教學。
雙一流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包括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態(tài)學、基礎醫(yī)學、理論與應用力學、藥學(生物醫(yī)藥)。
雙一流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設置如下:數學類、化學類、生物技術、應用物理學。物理,化學(2門科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強基計劃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等省試點招生。各省招生專業(yè)及計劃數詳見報名系統(tǒng)。)
雙一流 985 211
文史類(不提科目要求):漢語言文學(古文字方向)、歷史學類、哲學,理工類(物理,化學﹝2門科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工程力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yī)學。
雙一流 985 211
招生專業(yè):數學類(包含: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專業(yè))、物理學、生物技術、核工程與核技術、工程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哲學。在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哲學專業(yè)招收文科生,其他專業(yè)招收理科生。對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哲學須選考歷史,其他專業(yè)(類)須選考物理和化學。
雙一流 985 211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有:航空航天類、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類,在陜西、北京、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等省份招生,具體招生省份和分省招生計劃以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公布為準。
雙一流 985 211
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生物育種科學,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考生高考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和化學必選”,非改革省份考生科類要求為“理工”。西安工業(yè)大學強基計劃面向河北、山西、遼寧、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和新疆等15個省份招生。分省招生計劃以西安工業(yè)大學強基計劃報名系統(tǒng)公布為準。
雙一流 985 211
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生物科學、化學、草業(yè)科學(草類植物生物育種)、生態(tài)學
招生簡章 · 招生計劃 · 招生章程
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2025):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https://gaokao.chsi.com.cn/)是官方指定的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考生可在此平臺注冊并查詢各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高校官方網站:考生和家長可訪問各高校的官方網站,在招生信息或本科招生板塊查找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例如,清華大學的招生簡章可訪問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查詢。
強基計劃: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培養(yǎng),教育部在深入調研、總結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逐步建立基礎學科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培養(yǎng)的有效機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選拔定位:強基計劃指導思想和原則是服務國家戰(zhàn)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yǎng),為國家重大戰(zhàn)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yōu)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招生專業(yè):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yī)學、育種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yè)招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高校會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yè),并建立學科專業(yè)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
試點學校:強基計劃起步階段,在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范圍內遴選高校開展試點。高校向教育部申請并提交相關專業(yè)的招生和人才培養(yǎng)一體化方案。教育部組織專家綜合考慮高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ǎng)質量、科研項目及平臺建設情況、招生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研究確定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專業(yè)和規(guī)模。起步階段遴選36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開展試點,2022年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所高校開展強基計劃試點。
報考流程:3月底至4月,簡章公布,網上報名。
6月,考生參加統(tǒng)一高考。
高考后、7月4日前,各省(區(qū)、市)提供高考成績;高校確定考核名單并組織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折算綜合成績,擇優(yōu)錄取。
(日程安排如有變動,請以高校公布的最新信息為準)
招生規(guī)模:綜合考慮高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ǎng)質量、科研項目及平臺建設情況、招生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研究確定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專業(yè)和規(guī)模。
錄取方式:強基計劃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維度考核評價考生的招生模式。這里提到了兩種模式:
一是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qū)、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忌鷧⒓咏y(tǒng)一高考和高??己撕?,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二是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圍高??己说臈l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并提前向社會公布??忌鷧⒓咏y(tǒng)一高考后,由高校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考生進行嚴格考核,達到錄取標準的,經高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核準后予以破格錄取。破格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于各?。▍^(qū)、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并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培養(yǎng)模式: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單獨制定培養(yǎng)方案,采取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yǎng)模式。建立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暢通成長發(fā)展通道,對學業(yè)優(yōu)秀的學生,高??稍诿庠囃扑]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yōu)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yǎng)模式。推進科教協(xié)同育人,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后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yè)就讀。
2024年5月10日
用戶登錄 - 線上咨詢答疑服務
高考志愿,大學招生,線上咨詢答疑服務
一個有溫度及寬度的高考資訊和大學招生媒介平臺,我們正在努力提升高度。 - 大學志
微信 / 郵箱